随着春节来临,安宁市各单位纷纷对本单位离退休人员、生活困难的人员送去关心关爱与节日问候,为他们的春节增添色彩。
近年来,每逢春节、中秋、敬老节重要节点,各单位都会组织看望慰问活动。平心而论,这样的慰问活动,对帮助离退休人员解决困难、密切干群关系,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
但应该看到,有的单位慰问活动仍然存在“固定模式”:首先选好“典型”,相关领导随后“赶场子”,短时间内连续慰问多个对象,慰问品也基本是“三个一”(即一袋米、一桶油、一笔慰问金),甚至还会邀媒体前往报道。我个人以为,这种形式上的慰问,看似气氛热烈,实际上成了形式主义的“例行公事”,真正有困难的人员反而感受不到温暖。
在我看来,每个受助人员的实际困难千差万别。其实,我们可以采取“慰问+送学上门”、“慰问+困难帮扶”、“慰问+生病住院看望”等多种“慰问+”方式,多走访、多调研听取离退休人员心声,多思考、多想办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、多总结掌握实情,为精准服务找准方向。
节日慰问是关心困难群众的好机会,也是进一步帮扶困难群众、解决实际问题、给予群众精神动力的好机会。要避免对困难群众的关怀流于形式,抱着向上级报送慰问信息就“完事”了的想法。应该更好地发挥本单位职能部门的作用,对困难群众的具体困难与诉求,进行更为细致的调查记录、分析归类,并逐步建立、完善与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对接、共享机制。只有这样,才是真正的精准慰问,扶危济困。(安宁市委老干部局 王卫东)